存储系统
存储器分类与层次结构
- 主存储器(内存): 直接与CPU交换数据,速度快,容量有限,断电丢失数据(如DRAM、SRAM)。
- 辅存储器: 容量大,速度慢,断电不丢失(如硬盘、SSD、U盘、光盘等)。
- 高速缓冲存储器(Cache): 位于CPU与主存之间,速度接近CPU,容量小,用于缓解"瓶颈效应"。
- 虚拟存储器: 利用磁盘空间扩展主存容量,实现"以小博大",支持多任务。
存储层次结构
- 寄存器 > Cache > 主存 > 辅存,速度递减,容量递增,成本递减。
- 多级Cache(L1/L2/L3)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。
存储系统原理与性能指标
- 存储容量: 存储器能存储的信息总量,单位为字节(B)、千字节(KB)、兆字节(MB)等。
- 存取速度: 包括存取周期、存取时间、带宽等。
- 命中率: Cache/虚拟存储中,CPU访问命中Cache/主存的概率,命中率高则性能好。
- 平均访问时间: 结合命中率和各级存储速度计算。
Cache工作原理
- 采用"局部性原理"(时间局部性、空间局部性)提升命中率。
- 常见映射方式:直接映射、全相联、组相联。
- 替换算法:LRU、FIFO、随机等。
虚拟存储器原理
- 采用分页、分段或段页式管理,支持进程隔离和内存扩展。
- 缺页中断、页面置换算法(如LRU、FIFO)。